【不啊不啊……】
近兩週的🐟妹妹,似乎邁入語言爆發期,自發性的詞和仿說都有明顯大躍進。但接踵而來的,就是開始“不啊不啊”,自我意識同樣愈發明顯。
當寶寶開始學會說不要,代表的是他們進步了!雖然開心寶寶邁入下一階段,但為娘(爹)的又要開始磨練耐心,準備好無上限的眼球運動、算命仙的觀察力和猜測神功、以及鐵耳朵和鐵上臂,迎向挑戰。
以下是OT宅媽應對的小撇步:
👉規律作息,滿足生理需求。👍
規律一致的作息,能讓寶寶知道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,有助於其穩定。尤其較敏感的寶寶,這點的確是需要先建立起來的。
👉觀察與默契的培養,寶寶手語是好幫手,
放手讓寶寶嘗試與動手做。😀
這個階段的寶寶,開始有自己的想法、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做、有些時候又想依賴、事情執行的優先順序可能也有一套規則,語言還無法表達完整的他們,如果大人沒觀察到而拒絕/代替他先做了/順序錯了,就極有可能換來倒地小支人一枚。
🌱因此,在先前月齡建議可以和寶寶多運用肢體動作溝通,有如寶寶手語。OT宅媽其實沒有上過寶寶手語,但秉持著這樣的精神,自己在家跟妹妹用了很多自創動作詞語,的確在某些情境下能更懂妹妹想要表達什麼。
🌱讓寶寶試著去做他能做的,再從中適度協助
,增進成就感。
👉結合一定想要與可能不要的事情。😉
這招想必大家都會使用,但要記得說出口的就要做到,利誘的同時也要說到做到,打好日後溝通的基礎。
👉詼諧幽默、手部操作。🤪
這個階段的寶寶笑點依舊不高,有時來個詼諧搞笑或幽默誇張的演技,都能成功轉移心情,只是能持續多久端看寶寶心情啦。
另外,運用一些小小操作,讓寶寶暫時忙碌一下,也是一招。例如:撕、貼、拉、拔、掀、套放……。
👉抱緊處理,說出你的感覺。😮
當寶寶歡歡大哭討抱,建議還是抱緊處理,運用擁抱平穩寶寶情緒,待寶寶情緒較平穩之後,可以說出我們的感覺但不責罵。這是一門藝術,OT宅媽也正努力中。
歡迎大家一起分享好撇步,共同渡過這一段不穩定期。🤗
#一歲半不穩定期
#不要不要初期
#不啊可以變菜瓜嗎